我要说的是:

•同一个作者,在某些限定条件下(譬如同一CP、同一时期)创作出来的东西,就是在用不同的方法写同一个故事。
因为想要传达的东西没有变过。
原本只是这么觉得的,近期却发现不同作者也会用不同的方法写同一个故事——结论,劣质傻白甜真无聊。

•选择太多反而会失去叙述的欲望。

•博尔赫斯不断提到的是镜子、梦境、迷宫和图书馆。那我呢?

•经常会感叹“我就是这样的人”,实际上却搞不清楚到底是怎样的人。因为每个标签都有各自的定义,我(也不单单是我)总是从框好的范围里流出来一点点,需要注释:虽然用这个词形容自己,但在某些地方并不完全符合,譬如……
这种不思议的、液态的地方,可真奇妙啊。

•梦里想起自己曾经玩过的游戏,醒来觉得剧情不错,想重温,仔细回忆发现那是很久之前梦境的记忆。
我从来没有玩过那个游戏。那个游戏从来没有存在过。

•为什么要有“我”这个词呢?语言会影响一个人的思考方式,如果没有这个词的话,人可能根本就没有自我意识。
从“我”被创造出来之后,“我”被我发现以后,我的世界就尽是“我”。看到的、听到的、触碰到的、最先意识到的都是“我”,巨大的、无处不在的“我”。
可恼的是,掌握如此大权利的“我”居然还侵占别的词的领域。“你”和“他”,被“我”的阴影笼罩,被拿来做“我”的替代,可他们永远无法反过来被“我”替代。
“我真蠢”就是“我真蠢”,“你真蠢”“他真蠢”却带着陷阱。想更好地剖析自我,就要剥离自我,用“你”、用“他”,以为写了别的故事,最后却还是“我”。
可恨的第一人称!

•阅读!阅读!你的大脑要僵化了!——看,我说的还是“我”。

评论

热度(1)

©L'Étranger|Powered by LOFTER